南郵聯合承辦長三角高校能源管理系統聯盟研討會
5月12日,長三角高校能源管理系統聯盟2024年春季研討會在南京召開。會議由長三角高校能源管理系統聯盟主辦,南京郵電大學、東南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承辦。中國科學院院士管曉宏、上海交通大學教授Mo-Yuen Chow、南京郵電大學教授岳東、南京南瑞集團有限公司/IEC國際標準促進中心(南京)教授羅劍波等出席會議,來自浙江大學、東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郵電大學、浙江工業大學等高校和南京南瑞集團有限公司、國網電科院配電公司、國網江蘇電科院、國電南京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能源管理系統的最新進展和未來發展。 東南大學曹向輝教授介紹了聯盟高校的基本情況與負責人。聯盟發起人、上海交通大學Mo-Yuen Chow教授對聯盟上半年的關鍵工作和學術成果進行了總結,詳細介紹了聯盟在技術研究和實踐應用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對未來的發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管曉宏院士作《氫賦能零碳智慧能源系統與能源革命》專題報告,深入介紹了氫賦能信息物理融合系統的一體化建模及系統智能性設計、多能耦合信息物理融合能源系統的安全經濟運行控制優化理論與方法。他以榆林零碳科創新城與零碳數據中心建
南郵舉辦“舞動南郵 分享快樂”教職工健身操匯演活動
人間四月天,芬芳滿校園。4月24日下午,我校“舞動南郵 分享快樂”教職工健身操匯演活動在仙林校區體育館舉辦。 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周亮出席并致開幕詞。他說,我校歷來高度重視體育健康運動,持續加大投入完善體育設施,關愛教職工的身心健康,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教職工的健康意識明顯增強,全民健身的氛圍日漸濃厚。希望通過健身操匯演活動,帶動更多教職工將“每天運動一小時 健康工作五十年 幸福生活一輩子”的健康理念深植于心、力踐于行。2024年“舞動南郵 分享快樂”教職工健身操匯演活動開幕式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周亮致開幕詞 隨著動感滿滿的伴奏音樂《曬share》一次次響起,23支代表隊逐一亮相。各代表隊在創意編排、服飾搭配、隊形變換上作了精心安排,隊員們衣著靚麗、動作整齊,舞步動感、精神飽滿,充分展現了我校教職工積極樂觀、團結進取、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經過評審,通達學院工會,電子與光學工程學院、柔性電子(未來技術)學院工會,自動化學院、人工智能學院工會,后勤、基建工會以及機關工會分別獲評“最佳表演獎”“最佳編排獎”“最佳服裝獎”“最佳組織獎”和“最佳精神風貌獎”。通達學院工會電子與光學工
南郵“遺脈相承”校園文化藝術展開幕
4月22日下午,南郵“遺脈相承”校園文化藝術展在仙林校區文科樓133展廳開幕。此次展覽由傳媒與藝術學院、南京市民俗(非遺)博物館、江蘇路鐵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共同主辦。南京市民俗(非遺)博物館研究館員、副館長劉媛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秦淮燈會(秦淮燈彩)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顧業亮,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南京白局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黃玲玲,江蘇路鐵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公共事務部經理朱宏,我校黨委書記郭宇鋒,校長葉美蘭,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劉青山,學校相關職能部門和學院負責人出席活動。 葉美蘭校長致歡迎詞,對嘉賓們表示熱烈歡迎。她說,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智慧和精神,“不僅是歷史的記憶、文化的傳承、民族身份的重要標志,更是現代社會多元文化交流互鑒的重要橋梁。”她表示,此次展出既是校企合作的一次文化交流盛會,也是我校美育工作階段性進展的重要標志,希望此次展出能讓參觀者了解非遺文化,愛上非遺文化,為非遺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為建設文化強國貢獻力量。此次展覽的不少作品來自于大學生對非遺的觀察、體悟與創作,是校企深度合作的教學成果展現。展覽開幕前,企業專家經過各階段指導和多環節評審,為參展作
南郵舉行“至信大講堂”通識基礎大師課程首場報告
3月27日,“至信大講堂”通識基礎大師課程首場活動在安恒青春劇場舉行。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秦厚榮作題為“從《幾何原本》到黎曼假設”的專題報告。教務處、理學院相關負責人,理學院2023級學生線下參會,全校2023級學生以線上方式聆聽專家報告。 秦厚榮教授結合四次工業革命發展史,闡述了數學等基礎科學在歷次工業革命中發揮的關鍵作用;著重介紹了人類文明史上標志性著作《幾何原本》的產生背景、流傳過程,特別是在中國的傳播情況;討論了從第五公理到非歐幾何、黎曼幾何,從素數無窮多到素數定理,并結合個人研究成果介紹了黎曼假設的最新研究進展。秦教授旁征博引,報告生動有趣,同學們積極參與,踴躍提問,現場氣氛熱烈。 為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提升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能力,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持續動力,學校在2024年春季學期面向全體大一新生開設“至信大講堂” 通識基礎大師課程。課程匯聚數理化天地生文史哲法等領域國內頂尖專家學者,旨在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視野,增強跨學科能力和綜合素質,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念。(撰稿:王光輝 攝影:李瑞雪 初審:沈建華 編輯:王存宏 審核:張豐)
“南郵·師說”(第一期)品牌活動舉行
為貫徹落實學校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工作要求,充分發揮圖書館的育人功能,3月13日,“師享匯”品牌活動之一“南郵·師說”(第一期)在融創教學共享空間舉辦。首次活動邀請有機電子與信息顯示國家重點實驗室光電材料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解令海教授擔任主講嘉賓,500余名師生采取線下互動、線上同步直播的方式參與交流。“南郵·師說”(第一期)品牌活動 解令海教授潛心研究芴類光電分子十余年,發現了一鍋法合成螺芴氧雜蒽(SFX)技術,確立了從格芴到智能機器人兩點一線的科技探索與哲學人生路。解教授以中國先哲文化之智慧為基礎,疊加西方科學之邏輯,結合自己多年的科學哲學實踐,圍繞“格芴致智人生”主題,從“格‘芴’致知人生”,“‘格芴’致理十年”和“‘格芴致智’未來”三個方面,分享他的成長故事和科研學術經歷,寄語南郵學子扎實學好文化知識,拼搏創新、崇德修身,做博學篤行、知行合一的有為青年。 “南郵·師說”活動由圖書館主辦,旨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和引導教師“做達人之師,立正心之說”,推動知識的創造與創新,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和思辨能力。活動以優秀教師為主角,言說教育故事、南郵故事,展示教育智慧,讓師生聽
南郵聯合主辦江蘇省高等教育學會教育人工智能研究會2023學術年會
12月15日,江蘇省高等教育學會教育人工智能研究會2023學術年會在南京舉行。會議由江蘇省高等教育學會教育人工智能研究會(以下簡稱“研究會”)、南京曉莊學院與南京郵電大學主辦。 江蘇省教育廳高教處二級調研員、省高教學會常務理事郭新宇,省高等教育學會秘書長鄧志良,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南京理工大學李千目教授,省人工智能學會理事長、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陳松燦教授等參加開幕式。研究會理事長、南京郵電大學校長葉美蘭教授,副理事長、南京曉莊學院校長張志華教授,南京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孫愛武教授,蘇州科技大學黨委書記姜朋明教授,徐州工程學院副校長姜慧教授,江蘇科技大學葛世倫教授,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張旭翔教授,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王鈞銘教授,南京工程學院曹雪虹教授,江南大學陳明選教授,博子島智能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趙崢淶教授,以及來自省內50多個校院或者企業界的常務理事、理事單位代表、我校師生代表三百余人與會。 葉美蘭校長代表研究會與南京郵電大學致歡迎辭。她介紹了南郵近年在信息技術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方面的成就。她認為,要站在中國式現代化的高度去認識教育數字化的重要戰略意義,要充分利用現代技術手段,
南郵教師獲評2022年度IEEE Transactions on Smart Grid最佳論文第一名
近日,IEEE Power and Energy Society(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電力與能源學會,簡稱IEEE PES)組織了2022年度IEEE Transactions on Smart Grid(《IEEE智能電網匯刊》)最佳論文評選,從近三年該刊發表的千余篇論文中評出5篇最佳論文。岳東教授團隊的論文 Multi-agent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for HVAC Control in Commercial Buildings入選最佳論文(排序第一),南郵自動化學院、人工智能學院余亮教授為論文第一作者,岳東教授為論文通信作者,論文合作單位包括西安交通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 論文研究了考慮區域隨機占用、熱舒適以及空氣質量舒適情況下多區域商業建筑暖通空調系統能量成本最小化問題。針對多重不確定性、多時空耦合、高維離散解空間、室內熱動態性模型未知以及非凸不可分離目標函數帶來的挑戰,論文首次設計了基于多智能體注意力深度強化學習的暖通空調系統在線運行優化方法。所提方法無需知曉不確定性參數的任何先驗信息和明確的建筑熱動態性模型,具有高效性、魯棒性和
南郵盛宇波教授、周瀾教授成果入選2022年度江蘇省行業領域十大優秀科技進展
12月2日,2022年度江蘇省行業領域十大科技進展、優秀科技進展項目公布,共70項成果入選十大科技進展、78項成果入選優秀科技進展。我校電子與光學工程學院、柔性電子(未來技術)學院盛宇波教授、理學院周瀾教授和清華大學物理系龍桂魯教授合作的“一步量子安全直接通信”項目入選電子信息領域優秀科技進展。項目論文發表在國內權威期刊Science Bulletin上,并獲授權專利1項。項目研究取得了廣泛國際影響。2022年項目論文發表至今被引用139次,是ESI熱點論文、高被引論文,得到牛津大學、劍橋大學、愛丁堡大學、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等多個國際著名高校,包括費列茲倫敦獎獲得者、意大利“共和國總統勛章獎”獲得者等一批國際著名學者的高度評價。(撰稿:盛宇波 初審:黃麗亞 編輯:王存宏 審核:張豐)
南郵10項科技成果獲2023年度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獎
11月30日,2023年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獎頒獎典禮在上海舉行,此次共授獎79項,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19項、二等獎28項、三等獎31項。 南郵共有10項科技成果榮獲2023年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獎,其中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6項。我校作為牽頭完成單位的趙海濤教授團隊、鄒玉龍教授團隊均獲得一等獎,再獲該類科技獎項歷史新突破。趙海濤教授團隊獲一等獎(右1)鄒玉龍教授團隊獲一等獎(右2) 我校持續探索深化科研團隊管理政策改革新路徑,賦予領軍人才自主組織團隊、構建科研創新聯合體,通過校內人才、學科、科研協同,以及與兄弟高校、科研院所、行業企業的協同,實現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持續完善標志性成果的培育孵化。圍繞學校優勢學科研究領域,集中力量培育一批顯示度高、競爭力強的科技成果。加強獎項申報全過程服務跟蹤管理,積極組織校外資深行業專家,加強對高級別科研成果獎申報質量把控,經同行評議、校內遴選,以質量為先,擇優推薦,切實推動我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新發展和不斷突破。2023年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獎南京郵電大學獲獎名單獲獎等級獲獎成果獲獎者獲獎單位一等獎智能邊緣網絡技術及規模化應用趙海
南郵聯合承辦2023第七屆全國集群智能與協同控制大會暨首屆全國集群智能技術挑戰賽
11月24日-27日,2023第七屆全國集群智能與協同控制大會暨首屆全國集群智能技術挑戰賽在南京舉行。大會由中國指揮與控制學會主辦,南京郵電大學與南京市鼓樓區人民政府等單位聯合承辦。我校黨委副書記蔣國平出席會議并致辭。來自集群智能與協同控制領域相關高校、院所和企業等200多家單位的700余名代表參加大會。 大會包括領導致辭、簽約儀式、頒獎典禮三項開幕式環節和大會特邀報告、分會場報告兩項學術交流環節。 中國指揮與控制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戴浩,南京市鼓樓區人民政府區長方靖,南京郵電大學黨委副書記蔣國平,大會主席任章分別致辭。 在中國指揮與控制學會名譽理事長戴浩院士、學會副秘書長宋鵬、董希旺等見證下,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李千目和學會副秘書長宋榮分別代表雙方簽署了《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合作協議》戰略合作協議。 戴浩院士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付夢印院士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潘成勝教授頒發CICC會士證書,以表彰他們為我國指揮與控制學科發展和技術進步作出的卓越貢獻。 本屆大會期間,在我校三牌樓校區科學會堂同步舉行了首屆全國集群智能技術挑戰賽的總決賽。挑戰賽以“蜂群速遞”為主題,來
南郵承辦江蘇省社科界第十七屆學術大會·經濟學與管理學專場會議
11月29日,由江蘇省委宣傳部和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共同主辦,南京郵電大學承辦的“江蘇省社科界第十七屆學術大會·經濟學與管理學專場”在三牌樓校區舉行。 江蘇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張新科,黨組成員、副主席劉西忠,組聯中心主任王淑芬,我校黨委副書記蔣國平,黨委常委、副校長姜小舜,社會科學處、管理學院、經濟學院負責人以及百余名經濟學與管理學領域的專家、學者出席會議。 會議以“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為核心議題,圍繞“數字經濟、組織管理、產業鏈協同發展、產業升級”等熱點話題展開深入研討。大會設開幕式、專家主旨報告、分論壇以及閉幕式。 開幕式由我校姜小舜副校長主持,蔣國平副書記和省社科聯張新科書記分別致辭。省社科聯劉西忠副主席在開幕式上宣讀專場獲獎論文表彰決定。經濟學與管理學專場共收到學術論文207篇,評選出一等獎21篇、二等獎41篇。 主旨報告環節,南京大學長江三角洲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范從來,中國科學院大學管理學院二級長聘教授、《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雜志主編柳卸林,蘇州大學商學院院長馮博,江蘇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主任王亞利,我校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