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報】南郵畫院迎春書畫作品展
12月25日,“校園·家園——南京郵電大學畫院走進南京社區迎春書畫作品展”在全國首家民辦社區文化藝術中心——南京金盞花文化藝術中心開幕。南京郵電大學畫院成立于2013年12月,是由該校藝術造詣較深的教師和社會知名書畫藝術家組成的藝術研究機構。畫院聘請省文化廳副廳長、著名畫家高云擔任院長,南郵傳媒與藝術學院院長王平任執行院長。本次展覽共展出南郵畫院畫家作品30余件,涵蓋中國畫、油畫、版畫和書法等,較
【江蘇教育報】南郵畫院作品展走進南京社區
【江蘇公共頻道新聞空間站】校園?家園——南京郵電大學畫院走進社區迎春書畫作品展在寧舉辦
【中國江蘇網】南郵大畫展走進南京社區
王平 《飄動的云》(合作)入選第十二屆全國美展中國畫展,獲第二屆“徐悲鴻獎”全國中國畫展金獎開幕式現場,藝術家云集展廳內外,人頭攢動今天,“校園·家園——南京郵電大學畫院走進南京社區迎春書畫作品展”在全國首家民辦社區文化藝術中心—南京金盞花文化藝術中心隆重開幕。本次展覽共展出畫家作品30余件,畫種涵蓋了中國畫、油畫、版畫和書法等,中國畫則包含了人物畫、山水畫和花鳥畫,并且有工筆、有寫意,較全面呈現
【江蘇教育新聞網】南京郵電大學畫展進社區(圖)
12月25日上午,“校園·家園——南京郵電大學畫院走進南京社區迎春書畫作品展”,在全國首家民辦社區美術館——南京金盞花文化藝術中心隆重開幕。本次展覽共展出畫家作品30余件,畫種涵蓋了中國畫、油畫、版畫和書法等。南京郵電大學畫院成立一年時間,依托該校文化藝術中心和傳媒與藝術學院,是集教學、科研、創作、培訓、展覽、交流于一體的藝術創作與研究團體。畫院聘請江蘇省文化廳副廳長、著名畫家高云擔任院長,聘請向守志、喻繼高、陳履生、阮榮春、吳為山、范揚、周京新、孫曉云、徐培晨、張廣才、畢寶祥等老領導和著名藝術家擔任名譽院長或藝術顧問,選聘莊道靜、沈威峰、高建勝、程明震、郭子良、李金國等著名畫家為畫院首批研究員。“南京郵電大學畫院在傳承優秀文化的同時,要為廣大師生服務,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更要讓藝術貼近普通百姓。”王平教授說,“校園之外,社區和社會是我們更大的家園,是藝術的創作之源和價值所在。”畫展現場,前來參觀的一對老年夫婦正在欣賞南郵退休教師、畫家張少武的畫作。他倆對記者說:“ 我們在老年大學學習畫畫,張少武老師給我們上過課呢!”作者:張前
【江蘇新聞網】南京郵電大學畫院走進南京社區迎春書畫作品展
12月25日,“校園?家園——南京郵電大學畫院走進南京社區迎春書畫作品展”,在全國首家民辦社區文化藝術中心—南京金盞花文化藝術中心開幕。 本次展覽共展出畫家作品30余件,畫種涵蓋了中國畫、油畫、版畫和書法等,中國畫則包含了人物畫、山水畫和花鳥畫,并且有工筆、有寫意,較全面呈現了畫院成立一年來的藝術創作面貌和成果。 南京郵電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王承寬教授、江蘇省中華文化促進會常務副主席、原江蘇省
【龍虎網】校園?家園——南京郵電大學畫院走進社區迎春書畫作品展
今天(12月25日)上午10點,“校園·家園——南京郵電大學畫院走進南京社區迎春書畫作品展”在全國首家民辦社區文化藝術中心——南京金盞花文化藝術中心隆重開幕。本次展覽共展出畫家作品30余件,畫種涵蓋了中國畫、油畫、版畫和書法等,中國畫則包含了人物畫、山水畫和花鳥畫,并且有工筆、有寫意,較全面呈現了畫院成立一年來的藝術創作面貌和成果。南京郵電大學、江蘇省教育廳、江蘇省美術家協會等領導,以及鼓樓區白云
【新京報】代表建議養老金改革盡快落地
建議盡快推遲企業員工退休年齡,男性提至65歲,女性提至60歲 昨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分組審議國務院關于統籌推進城鄉社保體系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有委員建議盡快推遲企業員工退休年齡,以解決企業員工退休金的問題,男性提高到65歲,女性提高到60歲。 “雙軌制”應測算改革后退休金差距 國務院副總理馬凱23日作報告時說,今后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將建立與企業相同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雙軌制”將被打破。養老金改
【江蘇教育報】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賽南郵獲獎頗豐
【世紀風采】南京郵電大學改革創新成果巡禮
【江蘇教育新聞網】國家公祭“捐磚”江蘇校園行在南郵收官
江蘇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張前)12月11日,由新華報業傳媒集團發起的“國家公祭新聞行動進校園”活動最后一站來到南京郵電大學。《國家公祭眾志成城——為了永不忘卻的國家記憶》全媒體互動產品“捐磚”自9月27日上線運行以來,一直受到廣泛關注。 在南郵活動現場,“公祭加磚”展位很醒目。50余名志愿者向過往師生發放“公祭加磚”宣傳單。接到宣傳單的同學在志愿者的介紹下,隨即掏出手機,掃一下二維碼,進入“國家公祭眾志成城”網站首頁后,點擊“加磚”選項,現場添磚。校學生會副主席陳維釗同學對記者說,早在12月初,校學生會的微信就將“捐磚”植入其平臺,方便同學們參與活動。今天的現場活動,更是擴大了傳播效果。“珍愛和平、勿忘歷史”的和平貼也成為現場的熱銷紀念品。 南郵的“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活動也同時舉行。在“眾‘指’成城“活動區,一塊紅色的展板中間鑲嵌一幅白色的中國地圖,同學們將自己紅色的拇指印填充在白色的中國地圖上。不一會兒,白色地圖上就印滿了紅色的拇指印。“這項活動,寓意中國的年輕人不忘國恥,捍衛祖國領土完整。”校團委張建穎老師介紹說。理學院的朱曉艷同學在印上自己的拇指印后說,以前通過歷史
【江南時報】“國家公祭新聞行動進校園”完美收官 網友捐磚總數突破164萬
學生現場掃描二維碼參與活動南郵的學生現場戴徽標昨天,由新華報業傳媒集團發起的“國家公祭新聞行動進校園”活動最后一站,走入南京郵電大學。南郵的師生們現場紛紛體驗《國家公祭眾志成城——為了永不忘卻的國家記憶》全媒體互動產品,積極為虛擬城墻“捐磚”。他們的熱情參與,為本次系列活動交出了一份圓滿的答卷。而截至江南時報記者發稿時,連日來網友為虛擬城墻捐磚總數已經突破164萬。昨天在南郵的活動現場,為公祭加磚
【新華日報】“捐磚”突破160萬
“國家公祭新聞行動進校園”南郵收官“捐磚”突破160萬昨日,由新華報業傳媒集團發起的“國家公祭新聞行動進校園”最后一站來到南京郵電大學,師生們踴躍為“國家公祭·眾志成城——為了永不忘卻的國家記憶”虛擬捐磚。截至11日晚7時,公祭虛擬捐磚突破160萬塊已達1641122塊。“國家公祭·眾志成城——為了永不忘卻的國家記憶”虛擬捐磚活動,是新華日報社為迎接12月13日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中國江蘇網】“國家公祭新聞行動進校園”走進南郵大 學子踴躍參與
兩位男生在掃碼“加磚”。南郵的學子們拿著宣傳冊“加磚”。本網記者給滿族同學金印貼上“和平貼”。在橫幅上,南郵學子簽下自己的名字。同學們踴躍參加“眾指成城”活動。今天中午,南京郵電大學校園內,數十名師生自發向路過的校友發放“公祭加磚”傳單,他們拿出手機,注視著同一界面,掃一掃二維碼,為“國家公祭眾志成城”添磚加瓦。同學們熱情參與其中,還互相為伙伴們鄭重地貼上“勿忘歷史,珍愛和平”的胸貼。《國家公祭眾志成城——為了永不忘卻的國家記憶》全媒體互動產品“捐磚”自9月27日上線運行以來,一直受到廣泛關注。截至今天,“加磚”活動已經走過9所知名高校,得到了師生們的熱烈響應。南京郵電大學,雖然是“加磚”的最后一站,同學們卻十分給力。臨近公祭,學生們還自發組織了不同形式的活動,筑起心中的“萬里長城”。 今天,新華報業傳媒集團“國家公祭新聞行動進校園”第九站走進南京郵電大學,向師生推廣宣傳《國家公祭眾志成城——為了永不忘卻的國家記憶》全媒體互動“加磚”活動。南郵的同學們聽完本網記者的介紹后,紛紛拿出手機現場“加磚”。雖然是中午飯點,展板后就是學校食堂,但很多同學顧不上吃飯,拿著傳單向周圍的同學們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