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打造我國物聯網技術與應用領域“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環境,引導全國大學生圍繞互聯網+行動計劃開展信息技術與產業應用協同創新,運用物聯網的技術思想創新研究物聯網智慧服務系統(Smart Service System ,簡稱3S)關鍵技術和服務應用,以及“互聯網+”的解決方案。11月18日-19日,由中國通信學會和江蘇省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協同創新中心聯合主辦的2017年互聯網+眾創論壇暨第三屆3S杯全國大學生物聯網技術與應用“三創”大賽決賽,在南京郵電大學物聯網國家大學科技園舉行。
據了解,本次決賽由67人組成評審專家組,中國通信學會副秘書長宋彤、第三屆3S大賽組委會主席、中國通信學會物聯網委員會主任委員、江蘇省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朱洪波和中國通信學會物聯網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協同創新中心副主任張英海組成評審委員會。
本次大賽吸引了全國97所高校的大學生參賽,81個代表隊的作品參加決賽。此外,組委會還舉辦了“互聯網+眾創論壇暨大學生物聯網創新創業指導會”、“創新創業分享會”、“協同創新成果發布與技術轉移對接會”三場活動。
互聯網+眾創論壇暨大學生物聯網創新創業指導會共分為三組同時進行,來自全國各地的本科生與碩士生在一天之內共帶來了約80場主題報告,呈現了我國物聯網技術與應用領域的前沿研究,展現了國內物聯網技術的先進性和創新性。
此外,創新創業分享會由南京事鼓樓區科技局局長向衛、南京郵電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管理辦公室主任沈召前主持,協同創新成果發布與技術轉移對接會由南京郵電大學科研院副院長、技術中心主任楊靜主持,會議內容包括:物聯網創新技術成果發布、物聯網應用需求發布、鼓樓區科技創新環境及相關介紹以及自由對接交流。
西安郵電大學嚴升介紹生物水質檢測系統
“此次大賽對物聯網發展具有正向引導作用,參與的項目代表了未來物聯網領域的發展方向。”南京郵電大學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副教授趙海濤在接受采訪時說。
來自西安郵電大學的嚴升同學在本次比賽中帶來了一項基于魚體運動狀態檢測的生物水質檢測系統,據嚴升介紹,這套系統是基于物聯網思想,采集魚體游動的視頻上傳至服務器,用戶實時觀測魚體狀況,以魚體的游動狀態來反映水質。“我認為本次比賽吸引了許多有想法的學生,提供了一個平臺去展示自己。”
南京郵電大學杜安明正演示殘疾人關懷系統操作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比賽中展示了一款基于腦電意念的殘疾人智慧健康關懷系統。制作團隊人員杜安明來自此次承辦比賽的南京郵電大學,他介紹此系統的困難點在于需要制作十分精細的深度學習算法。被提問到為何參與本次比賽時,杜安明解釋,本次比賽由本校承辦,而且這一方面有利于促進項目的推進,另一方面推動了南郵研究生和本科生對學術研究的共同參與。(李凌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