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南京郵電大學,你頭腦中閃過的關鍵詞一定有技術、新興、創新等等。記者近日采訪了解到,在國家號召“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背景下,南京郵電大學以“大信息”為育人理念,構建起“南京郵電大學創新創業生態圈”。以實踐創新為手段、以校企合作為延展,強調各專業與信息學科的融合,突出工程教育觀,以能力提高為重點,培養了一批具有創新意識的信息精英人才。
A 打造創新創業“生態圈”
南郵學子在各類創新比賽中拿大獎
南郵Apollo3D隊再次問鼎Robocup機器人足球世界杯冠軍
記者了解到,南京郵電大學依托大學生科技創新訓練計劃、大學生科技節、“創新杯”競賽、各類學科競賽等平臺,圍繞作品立項、孵化和培訓,扶持了一大批大學生科創團隊。
2014年,南京郵電大學“超分子光電子”學生團隊榮獲全國首批大學生“小平科技創新團隊”榮譽稱號,展示了南郵大學生較強的科研能力。學校從2006級學生起實行“自主個性化學分”教學管理制度,規定各專業學生可通過參加學科競賽、參加科研項目、發表論文、獲得認證證書、參加課外科技文化活動、參加社會實踐等自主學習形式獲得學分。學校100%的理工科學生參與科研項目和各種形式的創新實踐活動。“十二五”期間,學校學科競賽共獲得國家級以上獎勵近600項,其中國際級一等獎17項、國家級特等獎15項,同時獲得省部級特等獎3項。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國際、國內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國機器人競賽暨ROBOCUP公開賽,RoboCup機器人足球世界杯,“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等賽事中,成績穩居全國高校前列。其中在校生曾獲得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最高獎“索尼杯”,在2015年度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獲全國一等獎數量位居全省高校第一,在第十四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決賽中獲得一等獎2項,并多次問鼎RoboCup機器人足球世界杯冠軍。
B 杠杠的就業成績單
本科研究生就業率超過99%
提起南京郵電大學,你可能就會想到通信。的確,作為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南京郵電大學具有信息科技特色,其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等“王牌專業”所屬的工程學科在2014年ESI國際學科排名中位列全球1%。每年招聘季,南郵還是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三大運營商在南方的招聘考試中心。據了解,每年南郵為企業安排宣講及筆面試教室多達1000余場次,為學生提供的招聘崗位數與學生比超過了5:1,在眾多的工作機會面前,在來勢洶洶的求職大軍中,南郵畢業生的表現也可圈可點。
學校畢業生一直備受用人單位青睞,近幾年本科生、研究生就業率均在99%以上,居全省高校前列。就業質量比較高,從學生就業的方向看,大多數為:中國移動、電信、聯通等各大通信運營商;國內信息領域的知名公司、企業,如華為、中興、百度、騰訊、阿里巴巴等;國際著名的計算機及電子、通訊公司,如思科、趨勢科技、西門子、三星等公司。從學生就業的流向地域看,南郵50%以上畢業生的工作單位在省會城市,絕大部分在大中型城市,并且呈上升趨勢。
從就業情況來說,學校理工科專業就業形勢一直較好,文科類專業也堅持以信息通信為特色,以服務于信息通信行業為背景,也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上榜畢業生最有“錢途”的高校
就業率高,就業“錢途”如何呢?記者了解到,據江蘇省教育廳2014年11月發布的《江蘇省普通高校本專科畢業生就業、預警和重點產業人才供應報告(2014年度)》顯示,南京郵電大學2013屆畢業生畢業半年后,平均月收入為4330元,在江蘇省32所非“211”公辦本科院校收入榜中位列第一,在江蘇省所有高校中排名第四,僅次于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航天航空大學。
在“2015年中國大學薪酬排行榜”中,南京郵電大學以畢業生畢業五年平均月薪7846元榮列第49位,江蘇省僅有3所高校排在前50位,分別是第20位的南京大學、第35位的東南大學。這是南京郵電大學近年來第N次上榜畢業生最有“錢途”高校。
C 2015屆畢業生涌現出多類創新人才
創新人才型
多次領隊在機器人大賽拿大獎
人物:李學駿(自動化專業,入選中興通訊藍劍計劃。)
自2009年進入南郵自動化專業學習,李學駿一路就像開了掛:2013年獲得校“創新標兵”稱號,接著保研在控制工程專業深造。本科期間,便任南京郵電大學大學生機器人創新實踐基地學生負責人,Apollo機器人俱樂部Apollo3D組及Apollo微軟組領隊,2013年隨隊參與機器人世界杯并奪得冠軍,帶隊參加中國機器人大賽暨RoboCup公開賽獲得全國冠軍兩項。帶隊參加2013全國“挑戰杯”大賽,獲得新獎銅獎。
前不久,李學駿入選中興通訊“藍劍計劃”,成為江蘇省僅有的兩人之一。據悉,“藍劍”計劃是在中興通訊“中興100,引領未來”的戰略框架基礎上推出的精英人才計劃,主要是面向全球招聘100名精英畢業生。
創業先鋒型
邊讀書邊與企業對接項目開發
人物:江如意(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創辦公司入駐南郵科技園)
如意是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2015屆畢業生,創辦了南京科斯克網絡科技,在學校的支持下,入駐南郵國家大學科技園。
大四的時候,江如意北上實習,在一家南郵學長創立的公司,他遇到了一些同樣來自南郵的伙伴,親切感加上共同的興趣,他們時常在一起談天說地聊未來。回南京后,他們把憧憬付諸行動,幾經挫折,江如意把目光放到了在校科協接觸到的企業級技術市場上,萌生了做一套技術相關的產品來降低企業軟件研發成本的想法。
曾任科協副主席的江如意說:“在科協的經歷是一個重要契機,可以接觸到各類高級別競賽、與企業對接的項目開發、和其他學校交流,接觸到優秀的人,極大地開闊了視野。”最終他的公司定性為一家新型互聯網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他說:“目前的項目是web開發核心框架CoreThink。”如果說web開發是自己動手制造一輛小汽車,那他提供的開發框架就是發動機,基于發動機再加上一些簡單的配置,就能自己組裝出一臺“小汽車”,即快捷地開發出自己的web應用。據了解,目前他們已經幫助了2000多名開發者完成軟件開發工作,企業占其中的一半。
技術大咖型
大一加盟了兩大科研社團
人物:沈竹筠 (信息安全專業,入職阿里巴巴。)
信息安全專業2015屆畢業生沈竹筠,現任職于阿里巴巴技術保障部,是一名研發工程師。當網民在購物節“血拼”時,作為整個交易系統最核心的組成部分的數據庫,它的性能直接決定了整個系統的穩定性,而沈竹筠所在的團隊便是要保證數據庫的良好運作。
沈竹筠一直說自己只是個很普通的學生,“我稱不上技術大牛,是接觸了社團里優秀的同學、學長進步了,找到了還不錯的工作。”
進入大學,他加入了兩個社團:科協和ACM協會,接觸到了編程。他說:“此前我沒有任何基礎,但是出于興趣,便投入了比較多的時間在這上面。大一、大二每天晚上都抽點時間學學相關知識,在科協,作為新加入的成員也有學長教。ACM則是一個頗具影響力的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在ACM協會有一群優秀的同學和學長,大家會在一起實現點好玩的代碼、分享學習資源。后來社團里基本上都是阿里或者更好的公司,我覺得也是和廣泛的攝取知識分不開的。”
因為興趣所在,進步就比較快,到了大二,在科協沈竹筠已經作為算法組的組長幫助新人了。
超級學霸型
本科期間就跟導師做科研
人物:高葛君 (通信工程專業,已赴美國康奈爾大學深造。)
說起高葛君,同學和老師們都豎起了大拇指,“這個女孩很不簡單。”在男生占一定優勢的通信工程專業,高葛君脫穎而出,學習成績“杠杠地”,平均績點超過了4.2,“學習一直非常拔尖。”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副院長沈建華老師評價愛徒:陽光、開朗,絕不是“呆子型”學霸。南郵為本科生開設了科研的通道,不僅為學生設立了科技創新實驗室,還建立名師“輔導制”。“高葛君在本科期間寫了多篇科研論文,讓她順利申請到國外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