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在揚州建城2500周年之際,市委書記謝正義發表的《人民幸福 揚州萬福》獻詞,首次提出“大學生城”這一概念。“大學生城”的內涵是什么?如何建設“大學生城”?本報今起推出系列報道,邀請高校領導、高教專家多角度、多維度地進行闡述和探討,并解析諸多成功的就業樣本、創業故事,敬請關注。
本報記者 楚楚
今年秋季開學,來自全國的2.5萬多名大學新生來揚報到,其中包括博士生111人、研究生1901人。至此,揚州在校大學生人數達到近10萬人,約占揚州主城區人口的1/10,他們也是這座城市最具青春活力、創新創造力的一個群體。
“揚州夢,最重要的是大學夢……當越來越多的大學生來到揚州創新創造、就業置業,揚州成為一個‘大學生城’時,揚州就會真正充滿希望、重鑄輝煌。”揚州市委書記謝正義發表的《人民幸福 揚州萬福》獻詞,在揚州高校界引起強烈反響。
“將大學夢作為最重要的揚州夢,令人振奮”
——南京郵電大學通達學院黨委書記戴兆駿
“將大學夢作為最重要的揚州夢,上升到如此重要的戰略高度,令人振奮。我們相信揚州高等教育事業也將迎來歷史上的鼎盛時期。”南京郵電大學通達學院黨委書記戴兆駿激動地說。
“南郵通達學院落戶揚州,看到的不是短期利益,而是長遠發展。”戴兆駿解釋說,揚州將軟件信息服務業作為五大基本產業之一,經過幾年發展,產業基礎越來越好,讓學院找到了最適合扎根的肥沃土壤。
“遷址揚州不是簡單‘嫁接’,而是悉心‘扶植’。”戴兆駿介紹,學院的教師即將住進嶄新的教師公寓,未來還將開工建設科技創業園、學術交流中心、風雨操場等一系列現代校園建筑。三年前遷址揚州時入學的學生今年開始實習,市經信委、廣陵區信息服務產業基地和軟件協會主動當起“中間人”,聯絡揚州40余家相關企業提供了千個崗位供學生實習實訓。
“我相信,在揚州這片沃土,通達的發展會越來越好。”戴兆駿說,未來學院還將在廣陵區與市開發區的相關科技園區中建立實習實訓基地,讓更多的學生與企業緊密結合,為揚州軟件信息產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