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II配圖(前排右一為趙厚麟)
10月23日,在韓國釜山召開的國際電信聯盟(ITU)第19屆全權代表大會上,156個成員國參與投票選舉下屆秘書長,中國推薦的候選人、南京郵電大學教授趙厚麟,在首輪投票中即獲得152票支持,高票當選新一任秘書長。
趙厚麟是國際電信聯盟150年歷史上首位中國籍秘書長,也是擔任聯合國專門機構主要負責人的第三位中國人,將于2015年1月1日正式上任,任期四年。
國際電信聯盟簡稱“國際電聯”,成立于1865年,是聯合國機構中歷史最長的一個國際組織,主管全球信息通信技術事務,總部設在日內瓦。其成員包括193個成員國,700多個部門成員和學術成員。
趙厚麟,1975年畢業于原南京郵電學院(現更名為南京郵電大學)有線系。2009年榮歸母校,應聘擔任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名譽院長。他于1986年被國際電信聯盟錄用為國際電報電話咨詢委員會(CCITT)秘書局專業工作人員。1998年,趙厚麟擔任國際電信聯盟電信標準化局局長,成為該位置上133年以來第一位非歐洲籍主要負責人,改變了一直由西方發達國家人士形成電聯領導層的格局。2002年,趙厚麟以國際電聯歷史上罕見的高票數輕松連任。2006年在國際電信聯盟第17屆全權代表大會上,趙厚麟當選為副秘書長。2010年,趙厚麟再次高票連任國際電信聯盟副秘書長。
南郵人眼中的新任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趙厚麟:
永懷一顆感恩的心
趙厚麟當選為ITU秘書長 (圖片來源:韓聯社)
10月23日,南京郵電大學教授趙厚麟經中國政府推薦,高票當選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這對已經在國際電信聯盟工作了28年的趙厚麟來說,確實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與趙厚麟秘書長有過交往的南郵人得知這一喜慶的消息,則由衷地感到這是對他常懷感恩之心的回報。
心懷感恩,得道多助
南郵鄭會頌教授去國際電信聯盟參加會議期間,看望趙厚麟。“國際電信聯盟是個大家庭,在這里大家都是平等的。”鄭會頌一直把趙厚麟的這句話作為自己在國際組織中行事的原則。
趙厚麟數次高票當選國際電信聯盟高級官員,這個“小概率”充分說明國際電信聯盟大部分成員國對他的高度信任。“不怕吃苦”、“笨鳥先飛”趙厚麟自評。1987年夏天,剛剛入職第二年的他,就具體負責了國際電信聯盟兩個很重要的會議。兩個會開完,“我在整個電聯里面就已經影響很大了。”趙厚麟說,兩個會前后四個星期緊緊地挨在一塊,且題目完全不是一樣的。一個會議規模約三百二十多人,另外一個會議規模約近兩百人。這兩個會的所有文件加起來有五百多份。以往,兩個會前后應該有三個月到四個月的時間,以便主管的官員有時間把前一個會議的結果整理、發放。然后準備后面的會議。“我在開會之前全部都通讀一遍,對其中的內涵做到心里有底。每天晚上都弄到半夜。”一個來自中國的低級職員就此脫穎而出。聯合國所屬專門機構專業職員的級別從低到高分別是P1到P5,P5之上是高級管理職位D1和D2。“這個活原來是我的前任D1干的活。我這個P2干下來了。所以大家說這個人至少應該是P5。”
“國際電信聯盟是官方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趙厚麟秘書長對他執掌的組織充滿信心。為實現國際電信聯盟承諾提供全世界“自由溝通的能力”,趙厚麟常年奔走于五大洲的各個成員國,說服大家接受同樣的“游戲規則”。一次,曹偉教授在與趙厚麟聊天時說,從南京到日內瓦要飛行近20個小時,又有時差,感到很疲勞。趙厚麟聽后笑著說:“這算什么?我經常飛越大洲,下了飛機直奔會場,接著還要與各國代表討論,闡述自己的觀點,說服不同意見的代表。”趙厚麟說他連續工作過30個小時。為了“連通世界”的愿景,六十出頭的趙厚麟投入了自己全部的精力,是個“不知疲倦”的“電聯人”。
“趙秘書長講話平和,沒有‘眉飛色舞‘的勁兒,沒有‘語不驚人誓不休’的做派。”曹偉教授深有感觸。“趙秘書長喜歡用事情來說服人。”今年7月,楊震校長出席國際電信聯盟無線電通信局會議。會前,楊震校長看見趙厚麟秘書長不時停下來與會場中熟悉的代表交談,“沒有寒暄,說的都是具體的事情。”趙厚麟務實的作風得到世界各國電信業官員、專家、企業集團的信任。1999年,趙厚麟擔任電信標準化局局長期間,應邀在民間互聯網組織—互聯網工程任務組(IETF)發言35分鐘,一千多人的會場掌聲雷鳴,使原本矛盾重重的兩個組織從此合作得非常融洽,這也成為全球政府間組織和非政府間組織合作的成功典范。
“在他的辦公室的一面墻上掛著一幅中國書法。”曹偉教授印象深刻地記得上面的內容“厚愛中華常報國 麟行異域更思鄉”。“中國政府的信任和為我的競選所作的全力推動,是最重要的原因。另外,改革開放大環境下中國的信息產業高速發展,是競選成功最大的資本”, 趙厚麟回答新聞媒體的提問時極少提及個人的能力。
為國際社會做事,最關心的還是祖國電信業的發展。他每年回國參加電信業的會議,以專家的眼光、國際的視野鼓勵和呼吁中國電信業“提高自信心,勇于競爭,并勇于領先。這樣就能更快的前進。國家提倡科技創新、提倡走出去,而我覺得不但要走出去,而且要走到別人前面去,領著別人走。”有一次他很高心地對鄭會頌教授說:“我在世界各地的大機場,常常會遇到中興公司、華為公司的員工和我打招呼。可以說,中興公司、華為公司走出去了。”
在趙厚麟任內,中國自主開發的TD-SCDMA和TD-LTE已經分別成為國際電信聯盟推薦的3G和4G的主要技術標準之一。5G的技術標準,中國將更有話語權。
心懷感恩,母校任教
“我畢業于南京郵電學院”這句話常常出現在趙厚麟秘書長自我介紹的前幾句話中,他為自己是一名南郵人自豪。
“當一名老師好,當一名南郵老師更好!感謝母校圓了我三十多年的夢!”2009年12月,趙厚麟榮歸母校執教,應聘擔任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名譽院長。他說,能到母校當一名教師是他莫大的榮譽。每一位校友都有深深的母校情結。
近年來趙厚麟秘書長常常回到母校,介紹當前國際通信信息領域的前沿技術及發展趨勢。2011年,他返校作學術報告時說“國際電聯將積極推進物聯網網絡整體的標準體系的建立,目前已在國際電聯網站建立了物聯網的專頁,希望中國人能在物聯網標準上有所突破,在國際上爭取更多的話語權。”這使南郵更加堅定了學科發展的方向。學校積極參與國際電信聯盟技術規范標準、資源分配標準方面的研究,提交國際標準提案。在物聯網研究領域走在全國前列,國家物聯網特色大學科技園將研究成果進行示范應用。
“只要是對母校有好處的事,我都愿意去做。”趙厚麟秘書長70年代初在南郵讀書,2009年他看望當年的領導秦華禮老書記時道出自己的心聲。
當趙厚麟在國外用流利的英語、法語、日語與各國人士溝通時,他尤其感激當年的專業老師吳同教授。每次回國,他都去看望吳同教授。吳同教授在世時,趙厚麟在國際電聯只要見到前去參加會議的糜正琨教授,都會問候吳同教授的近況,還會請糜正琨教授帶些禮物給吳同教授,表達自己的感恩之情。吳同教授更是將他作為認真學習的模范典型教育以后一屆又一屆的學生。
再回母校,在這個為他事業打下堅實基礎的地方,趙厚麟倍感師恩厚重。
南郵的教授到了國際電聯,想看望趙厚麟,都有略去預約程序的特權,直接打電話給他的秘書。秘書也知道上司對母校的感情深厚,會把他空閑的時間段告訴教授們。朱洪波副校長、曹偉教授、糜正琨教授、鄭會頌教授等人不僅這樣看望過趙厚麟,還享用過他請吃的便飯。偶遇趙厚麟難得空閑一天,他開著私家車,帶著朱洪波副校長、曹偉教授去里昂游覽了一番。
趙厚麟在看望秦華禮老書記時說:“見到老書記,就是到了家!”。那么見到南郵人,就是見到家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