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京郵電大學科技園獲批全國唯一物聯網特色“國家大學科技園”。從2009年奧巴馬積極肯定建設“智慧地球”,到同年中國提出“發展自己的‘感知中國’”,中國的物聯網發展迅速起步。
“物聯網對于世界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等各個方面,都將會產生無比巨大的影響。因此,物聯網被稱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世界信息產業的第三次浪潮,也將是信息產業新一輪競爭中的制高點。”南京郵電大學校長楊震教授憑借專家的敏銳,意識到學校的發展機遇出現了。2009年9月,南京郵電大學成立全國高校中第一個物聯網學院和物聯網研究院,2010年,以物聯網為特色的大學科技園開始建設,并注冊成立江蘇南郵物聯網科技園有限公司。2012年科技園被認定為江蘇省省級大學科技園。經過四年的運營和發展,園區企業年產值4.84億元,實現稅收2230萬。南郵大學科技園在物聯網領域的科技成果轉化、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和產學研結合等方面發揮出獨特的作用,成為推動國家和地方物聯網產業發展、科技進步與人才培養的重要支撐力量。
協同創新擔當社會責任
南京郵電大學副校長、國家大學科技園建設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朱洪波教授介紹說,物聯網發展作為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各行各業和多門學科、多種技術、多類產業及部門,而相互間存在著嚴重的封閉式“孤島”現象,需要加強協同創新才能有效地匯聚創新人才,整合創新資源,提高創新效率。
“以應用為導向,以產業為主線,創新核心技術和商業模式。” 2010年7月,在南京物聯網大會上,楊震校長說出了南郵對物聯網產業發展的思考。南京郵電大學擔任首任南京市物聯網產業聯盟理事長單位。2012年,由南京郵電大學牽頭,落戶南京郵電大學科技園的江蘇省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協同創新中心,由高校,科研院所、企業、電信運營商、政府機構等29 家單位組成,設有智慧農業、智慧交通物流、智慧節能環保、智慧礦山、智慧醫藥護理、智慧家居安防等6個分中心、3個支撐平臺及在南京、無錫、蘇州三地設立物聯網技術轉移與產業化推廣基地。“民生問題,是國家高度關注的問題。實現社會服務的智慧化是協同中心努力的方向。”朱洪波說“任何一個居民的所有服務需求都應該被納入智慧城市的服務范疇。”
“這個數據顯示企業在夜間超標排污水了。”記者看到,在一個監測平臺上,企業的排污情況一目了然,再也玩不轉“貓捉老鼠”了。南郵和江蘇省生態環境監控中心共同研制了一個江蘇生態環境的監控服務系統,可以實時感知和監管江蘇省各個地方的水、氣、聲、土、渣、固廢、電磁輻射等各個方面。
在擁有1000 平方米的全國第一個教育部泛在網絡健康服務系統工程研究中心,面向全國開放的泛在網絡服務平臺,有上千的醫療和護理的專家。“現在身體信息能被實時感知,解決了實現移動查房、護理和服務的問題,看病難、居家養老難就有了解決辦法。”朱洪波說,讓醫護人員利用強大的信息網絡,可以無處不在地感知護理和檢測健康狀況,進而提供服務。一個平臺能把碎片式的服務統一起來,對傳統的健康服務形成支撐。據了解,南京市已與該中心合作成立了南京智慧健康產業技術研究院,目標是打造成全國第一個研究智慧健康的研究中心。全國的許多醫院、政府、養老院、穿戴式終端設備制造商、衛生部門等對此都很有興趣,要求加入這個平臺,尋求合作。
由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辦的南京市2014 年省物聯網重點示范應用與推廣項目和2014 年中央財政物聯網發展專項資金項目評審會在大學科技園舉行。科技園巨大的協同創新能力和接地氣的研究,贏得了政府部門的信任。現在,有關政府部門舉辦的物聯網方面的招標會、研討會及評審等,很多都在科技園進行。連云港徐圩新區也請學校設計智慧城市建設的總體方案。科技園每年培養各類物聯網展業人才2000人以上。目前,科技園已獲得“江蘇省物聯網應用示范工程建設單位”等授牌平臺達10余項。
學科底氣融合“三鏈”
項目總經費為1496萬元的“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泛在網絡下多終端協同的網絡控制平臺及關鍵技術”課題,南郵為承擔單位。由南郵領銜的我國5G移動通信研究領域第一批系統級國家重大研究項目“面向新一代移動通信的同步多通道寬帶信道測量系統”項目獲資助經費820萬元。南郵在物聯網領域的研究呈現“牛市行情”。這無不依托南京郵電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優勢學科。寬帶無線通信與傳感網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寬帶無線通信及顯示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泛在網絡健康服務系統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信息學科重點平臺有較強的研發優勢。學校在信息產業、通信行業有著廣泛的影響力,與國內主要的信息網絡運營企業、信息設備制造企業、信息技術與應用標準化主導部門、信息安全主管部門協同發展,組成了強大的信息產業發展公共支撐平臺。近三年,承擔國家“973計劃”、“863計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等各類科研課題2528項,發表學術論文9364篇,其中4004篇被SCI、EI、ISTP收錄,獲1項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在物聯網領域獲得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江蘇973以及省物聯網六大示范工程等國家和省部級重大項目立項資助100余項。強大的學科底氣,為物聯網研究院引領大學科技園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南京郵電大學產業處處長、大學科技園建設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張登銀教授介紹說,目前科技園入園企業總數達到118家,其中,在孵企業92家。這些企業大都是本著南京郵電大學強大的學科來的。他接著說:“技術鏈就是高校、科研院所都有技術創新,每個技術創新都有項目、課題,都有一個團隊,但是這些團隊與團隊之間,項目與項目之間是沒有聯系的。科技園希望項目之間的閉環能鏈接起來,形成一個技術鏈,形成一個相互合作的系統。這個技術鏈將依托后臺的學科鏈,去支撐前臺的產業鏈,讓學科鏈和產業鏈結合起來,形成一個更加強有力的復合鏈。”科技園給入園的企業帶來意外的驚喜。
南京南京富凱網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正是沖著南郵的學科優勢,較早進駐南郵物聯網科技園的企業之一。當時正在為公司重新選址的劉榮建總經理走在路上,看見“南京郵電大學物聯網科技園”的牌子,想到“這所學校在通信技術方面是強項”,就沖者這一點把公司安在了科技園。公司開發的“基于物聯網的樓宇對講門禁系統”,安裝不擾民,成本低,在老小區改造、市屬“四大片區”保障房建設中受到政府部門的認可,市場越做越大。公司獲批5個實用新型專利,與科技園合作的智能公共安全方面的項目“基于物聯網的實有人口動態信息采集系統示范工程”入選了2013年南京市物聯網產業重點項目。“未來公司還會開發新的系統,在科技園,我有底氣,心不慌。”劉榮建說。
科技園為入園企業注入科技血液,共建了25個技術研究中心。南郵新大誠融合技術研究院取得了3項發明專利,1項軟件著作權,獲得投入費用共700萬元的省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和省科技廳產學研合作項目。該公司母公司蘇州新大誠被選為“科技企業上市培育計劃入庫企業”,將于2014年在新三板掛牌上市。同時,科技園通過融資渠道給蘇州新大誠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投入100萬元,經過兩年的發展,科技園股權已達400萬元。近三年,入園企業與學校開展的橫向合作項目合計近30項,合作經費達到1198萬元。南郵物聯網科技園背后的技術鏈可以給他們提供高水平的人才和技術讓公司走得更遠。
南郵技術轉移中心就設在科技園,它的職責就是整合入園企業、物聯網產業聯盟成員單位以及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協同創新中心成員單位,進行物聯網產業應用和市場開發,打造物聯網產業集聚基地和應用示范基地。南京國之鑫科技有限公司的主打產品是智能家居。技術型老總張紅星對公司的技術實力很有信心。他說:“目前一整套智能家居設備包括照明、背景音樂等情景模式以及水、電、氣得讀取等在手機上一個APP就能完成。”但他同時也說因為價格一般在15萬左右,“目前,智能家居市場還在培育期。”“科技園很關心我們的發展。不時會帶著各級政府部門的領導來參觀,為我們的產品做推廣。科技園關心企業的成長,我真心感動。”近三年,學校與園區企業開展的技術轉移項目近30項,轉移經費達3886.3萬元。科技園通過以上各種渠道共籌措種子基金1840萬元投入園區創業企業。
商店買賣“智慧服務”
在科技園一樓大廳,可以看見一面大顯示屏,界面類似電腦的桌面,它就是智慧服務商店的柜臺,柜臺里有農業項目、智慧照明控制系統、遠程醫護服務………“智慧服務商店”是南郵搭建的一個物聯網展示、交易平臺,有關物聯網方面的需求,智慧校園、智能家居、節能環保、智能交通、平安應急、智慧農業、智慧旅游等涉及各行各業的一系列在線智慧服務應用,客戶在該平臺上都能夠找到。
“智慧服務商店是一個連接供需雙方的平臺,提供的東西是服務,它超越了物品的概念,不是傳統的把物體簡單的連接起來,而是為了滿足用戶服務的需求,這些服務都是智慧化的。用戶在商店看中了哪項服務,就可以向供應商購買。”朱洪波董事長介紹說,目前無處不在的服務需求和無處不在的服務能力的迫切需求,都是碎片式的。未來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就是要用無處不在的信息技術去打造一個無處不在的服務平臺,讓這樣碎片式的供需雙方能在平臺上實現交互和交易。智慧服務商店就是科技園打造的物聯網解決方案。統一信息門戶、統一身份認證、數據共享和資源共享等功能,將碎片式的信息集成起來,實時控制管理,達到智慧化服務。
在節能環保平臺上,百萬輛汽車的尾氣排放量都可以實時監測,全省72個PM2.5監測點的PM2.5濃度可以追溯到一個月之前,數據每隔一小時更新一次。這就是一件商品。
在一樓里一側的“智慧醫療” 健康服務體驗區,記者看到擺放著一張單人床,地上還鋪著一塊地毯。看似普通,但其中卻大有文章。“床墊和地毯里都安裝有傳感器,人躺在床上,打鼾頻率、血壓、血糖、脈搏等數據都可以被記錄并且實時傳輸。”演示者介紹說,如果人在這種地毯上不小心摔倒,半分鐘之內沒有爬起來,地毯會把相關信號傳給后臺,護理人員就會即刻趕到。”有了這種智慧醫療,老人或者病人就無需24小時護理不離人了。截至目前,3S智慧服務商店中接入的服務已經達到了一千多個。
“未來,依托南京郵電大學在信息產業、通信行業的廣泛影響力,科技園將建成引領全國的物聯網發展基地,形成輻射海內外的全國物聯網公共平臺。”楊震校長滿懷信心。
作者:南京郵電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