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是越看越舒服,探春是越大越反動晴雯心比天高,抄檢大觀園時,她的“掀箱”就是公然反抗。如果晴雯在你們底下坐著,我看著就覺得舒服……”這是昨天王蒙在南京郵電大學“金陵名人堂”所作的《紅樓夢》不受常規限制,充滿了精神的自由馳騁,里面既有對現實的描繪,更有各種想象,就比如寶玉的“銜玉而生”等,因此現在的文學分類方法其實是不適用于《紅樓夢》。
“寶釵黛玉合二為一最完美”
在《紅樓夢》諸多公案之中,有關黛玉與寶釵的問題,一直爭論很多。王蒙也對“擁釵抑黛”、“擁黛抑釵”、“釵黛合一”等觀點進行了分析。在王蒙眼里,黛玉是真性情的代表,寶釵則是理性者的代表。寶釵會克制自己、做事有分寸,給自己留余地,但這樣的人也容易讓人對她產生距離感。
王蒙指出,黛玉與寶釵兩人都是曹雪芹筆下被提純了的兩人,現實中是沒有這種類型的人的。黛玉是性情上的可愛,為人不做作,重情義,而寶釵是禮節的可愛,她的表現堪稱當時文化的理想化身,進退有據,剛柔得度,行止得體合乎禮節。若將兩者合二為一,估計便是理想的美。
“鄧婕演的王熙鳳給我印象最深”
對于新版電視劇《紅樓夢》的拍攝出來再評論。“我總覺得研究紅樓夢的人,應該和電視劇保持一定的距離,因為紅學家提供的是分析、理論,而電視劇需要的是細節和對話。因此,我對于重拍這部經典,沒有任何建議。”至于老版《紅樓夢》,王蒙淡淡地說:“我沒看全,就覺得插曲和主題歌十分好聽。由鄧婕扮演的王熙鳳,留給我的印象最深!”
作者及來源:記者 史麗君 施向輝 2006年12月2日 現代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