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中國贏得電信領域話語權
昨天,記者從南京郵電大學獲悉,剛剛以高票當選為國際電信聯盟副秘書長的趙厚麟是該校72級校友、兼職博導,這位下鄉知青返城后進廠又獲上學機會的老工農兵學員,曾經連買字典的錢都沒有,而今他不但改寫了國際電聯的歷史,而且成為國際通信領域一語千金的人物。
他在南京求學期間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他又是怎樣從國內走上國際,并在國際上一步步樹立自己威信的呢?記者采訪了至今仍在土耳其開會的趙厚麟,以及他在南京的幾位同學。
爭奪通信領域話語權
據悉,國際電信聯盟成立于1865年,1947年成為聯合國負責信息通信持術事務的主導機構。今年11月10日,在土耳其召開的國際電聯代表大會上,在首輪選舉中,趙厚麟獲得了155票中的93票,高票當選為國際電聯新任副秘書長。
他的對手、西班牙和土耳其候選人分別獲得34票和28票,加納候選人在選舉前宣布退出。這是迄今為止中國人在國際電信組織中擔任的最高職務,他的當選意味著我國在國際電信發展領域的重要角色得到世界的公認。
南郵校辦介紹,趙厚麟于1998年由中國政府推薦,參與競選國際電聯電信標準化局局長,成為130多年該局的第一位非歐洲籍局長,同時也是中國人首次進入國際電信聯盟的核心領導班子。
零對手連任標準化局局長
由于趙厚麟目前仍在土耳其開會,前晚,記者給他發了一封電子郵件,提了若干問題。第二天一早,記者就收到了他的回郵,證實了他曾經連任標準化局局長一職。
趙厚麟答復,他還記得當時的競爭場面。1998年10月22日,在美國舉行國際電信聯盟代表大會,第一輪投票,他以65票的優勢領先,其他3名競爭對手分別為法國人42票,澳大利亞人25票,瑞士人19票;在第二輪投票前風云突變,瑞士人退出競選,轉而支持法國人但投票結果顯示他優勢明顯,中、法、澳分別獲得75票、55票、20票,他因少一票而未能以簡單多數通過。23日第三輪投票,澳大利亞人退出,他最終勝出。2002年,他競選連任時,確實沒有對手,可算是“零對手”上任,究其原因,他認為可能是大家對他前4年的工作比較認可,但更重要的是,他有強大的祖國和中國電信迅猛發展的背景。
他還說,這次競選國際電聯副秘書長一職時,也有3個競爭對手,但在選舉前一個小時,有一個對手宣布退出,他稱對方是“識時務者”、“知難而退”,另兩個對手被他在第一輪中就以壓倒多數擊敗,全場都為他與中國的勝利而熱烈鼓掌慶賀。
據悉,為了趙厚麟這次競選,中國政府做了很多努力,外交部從一開始就積極支持,中國所有駐外使館多次與各國積極接觸,信息產業部高官掛帥,組建助選團隊,前往瑞士、土耳其為他的選舉“造勢”、“拉票”……趙厚麟在郵件中也稱,沒有中國政府的支持,他的競選將是無法想象的,為此,他將繼續在中國的電信產業與世界接軌上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作者及來源:記者 李學芹 通訊員 張前 2006年11月16日 金陵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