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南京郵電大學金陵名人堂迎來院士李述湯,在香港,他堅持每周給本科生上課,并推行自助餐教學理論,允許學生上課吃東西,遲到、早退,隨意進出教室……
多年來,李院士從實驗室合成了多種有機發光材料,把其組合成薄膜,做成軟軟的電視屏,即便掉在地上,小孩子撞上去,都不會有任何損傷。
李述湯介紹,“軟電視”采用的是有機發光顯示屏技術,與液晶顯示屏有著共同的市場,是其替代品,在同等條件下,前著的成本也比后者要便宜20%左右。
此外,有機發光顯示屏所用的材料單位都屬于納米范疇,這也使得它通常只有一枚硬幣那么厚。而且,它還可以采用軟屏,不用時,用棒固定好軟屏的一側,就可以把軟屏卷成一支筆的形狀,插入到口袋里隨身攜帶,在需要時把其展開插上電源即可重新使用。
除了攜帶方便,使用有機發光顯示屏還有哪些好處呢?李述湯告訴記者,無論是自然界還是實驗室合成有機材料,都可以發出不同顏色的光,400-700納米屬于可見光,其中,500-550納米屬于綠色范疇,但500納米與520納米對應的綠色肯定有差別。這就意味著,在紅橙黃綠藍靛紫7種顏色之間,還有很多顏色,使得畫面色彩更加接近現實。除了替代電視、電腦、手機等產品的液晶顯示屏,它還可替代現有的照明裝備。
2005年香港城市大學教授李述湯被授予中國科學院院士,而此前,他已經被授予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的稱號。擁有兩個院士稱號還有一大堆的頭銜,申請了26項美國專利技術,李述湯昨天卻表示,60歲左右一定要退休。
他表示,在國外,院士只是一種名銜,一種肯定,各項工作依然如故,與普通教授沒有什么不同,香港參照國外的做法,一般在60-65歲時退休。但是,在退休前,所有工作不能有絲毫懈怠,每周給本科生上課,每天與研究生討論。給本科生上課采取自助餐教學方式,學生只要不影響他人,什么都可以做。在實驗室與研究生溝通時,讓大家不要把他看成一個老師。
他認為,教書對一個學者的科研只會有好處,因為,他可以在備課時有一個全面的思考,在交流時還會產生思維的火花,同時把一些有潛力的學生吸引過來,是保持科研創新的動力之一。
作者及來源:記者 李學芹 2007年10月10日 金陵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