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華禮現在還經常打門球
1913年出生,1932年參加紅軍,前半生幾乎都是在戰場上度過。1959年任南京郵電學院黨委書記兼院長,在這個校園里一待就是50多年。
100歲的年齡70歲的表現
采訪他的記者都忍不住討教保養秘訣
南郵老書記的數字生活
滿頭銀發絲絲不亂,腰背挺直、步履穩健,當秦華禮走進大廳時,記者真不敢相信,這居然是位百歲老人。秦華禮是南京郵電大學首任黨委書記,也是一位親歷長征的老紅軍,南京郵電大學昨天特地為他舉辦百歲壽辰慶祝會。面對一大幫媒體記者,老人依然思維敏捷、口齒清晰、聲如洪鐘。
3年前還坐飛機去汶川
秦華禮不僅身板硬朗,而且眼不花耳不聾,說話思路清晰。“每天時間都不夠用!”秦華禮笑呵呵地說起自己的生活安排,每天吃完飯他會讀報,《參考消息》《報刊文摘》等報刊都要認真看。
閑時,他還找幾個老棋友殺兩盤象棋。前兩年,他還琢磨過在電腦上下象棋。和電腦“博弈”了一個多月,他發現不太適應,“最后還是放棄了。”
秦華禮還是赫赫有名的“運動明星”,天氣好時會打半個鐘頭的門球。他還擔任過南京市門球協會副主席,經常出現在學校的門球場,別人都不信他100歲了。
老人閑不住,要到全國各地轉悠,石家莊、西安、廣州、深圳、香港都留下了他的足跡。2009年,他還到汶川看地震遺址,為遇難者獻花。這么大歲數還能坐飛機?秦華禮的女兒笑著說:“到機場辦登機牌,工作人員一聽說這么大年紀,立馬拒絕了。后來,家人就把他帶去給工作人員看,一看老人這么硬朗,很快就放行。”
半個多世紀每天堅持冷水洗頭
秦華禮看上去像70歲的人,皮膚細滑,沒有太多皺紋,也基本沒有老年斑。這讓采訪的記者們相當艷羨,紛紛圍著他討教養生之道、保養秘訣。
“這么多年來,我每天都堅持用冷水洗頭洗澡。”秦華禮說,早幾年,他每天早上用冷水洗頭、沖澡,這兩年歲數大了,慢慢改成晚上睡覺前用自來水沖頭洗臉。即使這樣的數九寒天,也是先用溫水洗一遍,最后用涼水沖一下。說起這個習慣,還要追溯到秦華禮抗戰那會兒:“我那時搞通訊,通宵不能睡覺,老是頭疼心慌。有一次,我用毛巾泡過井水后敷一下頭,好多了,后來就一直用冷水洗頭洗澡,堅持了半個多世紀。”
“每天早上醒來,我不會直接起床,而是在床上先做一套自創的按摩操。”秦華禮說,用牛角梳梳頭皮百余次,直到頭皮微熱;一套耳操,揉捏耳廓耳垂;一套頸椎操,敲頸椎200下,再輕揉200次;重新平躺,用手掌在腹部來回畫圈;搓腳心200次。一般7點以后他才起床,冬季他還喜歡睡會兒懶覺,八九點才起床。
早餐要吃5種食物
秦華禮老家在四川,19歲就參加了紅軍。紅軍時期,他是軍部的電臺臺長,常常通宵不能睡覺。“那會在北方,夜里零下40攝氏度,不喝高度白酒熬不過去,還要抽煙解乏”,35歲前,秦華禮煙不離手酒不離口,患有嚴重的胃病、失眠,身體越來越差。35歲那年,他開始戒煙、戒酒、戒辣椒。“煙和白酒是一下子就戒了,但戒辣椒用了一段時間,你曉得我們四川人就愛吃個辣子。”
老人的早餐很西化,品種豐富,“早上喝一杯西紅柿汁、兩顆大棗、一小片土豆、一片胡蘿卜、一杯牛奶,每種量都很少,但吃的品種很多。”女兒出門時把土豆胡蘿卜之類的蒸在鍋里,老人起床后吃。午飯和晚飯很隨意,“家里燒什么我就吃什么”。不過,每晚一小杯紅酒一定少不得,大約1兩。這樣的生活習慣,他堅持了半個多世紀,盡管他從不忌口,但從不會多吃,每頓飯最多八成飽。每天,老人的飲食中還有一份加餐——蔥、姜、蒜,每頓都不少。
作者及來源:記者 黃艷 謝靜嫻 通訊員 張前 2012年1月7日 現代快報 第B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