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信與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對傳統的信息傳播方式有了許多突破性創新,我們的生活也將悄然改變。”日前舉行的南京郵電大學與福建省信息產業廳及企業家代表團產學研合作洽談會上,有關專家描繪了一些已經或正在實現的通信技術給人們帶來的便捷圖景。
未來手機將取代手提電腦、相機
隨著4月1日中國移動面向8個城市正式啟動TD―SCDMA社會化業務測試和試商用工作,我國第三代移動通信(3G)“中國標準”邁出了真正踏入市場前的最后一步。“已經到來的3G時代,使得手機由通信工具變身為個人信息服務中心,未來將會逐步取代數碼相機、攝像機,最終還能取代手提電腦。”與會的南京郵電大學校長楊震教授、福建富士通信息軟件公司市場副總監黃震奇等專家如此預言。
據專家介紹,3G手機是指將無線通信與互聯網等多媒體通信結合的新一代移動通信系統。用戶可以通過3G手機瀏覽網頁、發電子郵件、購物、付賬、購票、連網玩游戲,或是尋找想去的商店等。由此,手機上網或許將取代電腦上網,成為未來主要的上網方式。此外,有不少型號的3G手機還自帶攝像頭,這使得用戶可以利用手機進行視頻通話或電腦會議,也將使數碼相機、攝像機成為一種“多余”。
據專家透露,第四代移動通信(4G)技術目前也已提上日程,國際上正在就其標準征集草案,兩年之內有望提交國際電聯進行討論,并進入試驗、測試階段。“手機比電腦更普及,比報紙更互動,比電視更便攜,比廣播更豐富。終將有一天,以手機為中心的第五媒體將成為未來媒體的主流。”專家對此充滿信心。
三網融合,看電視上網打電話一根線搞定
電話線、有線電視線、網絡線,不少人裝修新房時都會被這些似蛛網般的線路搞得頭昏眼花。南京郵電大學校長楊震教授等與會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電信與信息技術的發展,將來這些一根線就可以搞定。
目前國際上出現了三網融合的潮流,即原先獨立設計運營的傳統的電信網、計算機網和有線電視網正在趨向于相互滲透和相互融合。相應的,三類不同的業務、市場和產業也正在相互滲透和相互融合,以三大業務來分割三大市場和行業的界限正逐步變得模糊。
楊震告訴記者,在我國,三網融合在技術上早已不存在障礙,但由于“無法可依”,其發展壯大受到很大限制,導致目前三網融合進程遲滯,阻礙了人們早日分享數字革命帶來的好處,而且非常嚴重的重復建設也帶來很大浪費。但三網融合是通信技術和業務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國應借鑒世界先進經驗,建立融合的通信管制機構,積極推進三網融合,這更有利于信息化的深入推進。
利用電線上網已成為可能
一幢大樓里,僅僅通過普通的電源插座,聯上一個電力線寬帶調制解調器,整個樓里所有的計算機都可以同時享用高速網絡。楊震等與會專家告訴記者,這可不是天方夜譚,而是已經在一些國家實現的現實。通過電力線上網這種顛覆性的應用,將來不僅僅是“三網融合”,還有可能“四網融合”。
電力線上網,是用電力線作為傳輸媒介,至于線上有沒有電,或者說電壓是多少伏都不重要,只要有一根線,就可以進行數據流的傳輸。由于每家每戶都有現成的電線,用戶布網成本很低,電力線在接入價格上極具競爭優勢,擁有光明前景,特別是在偏遠農村,有可能沒有電信網絡,卻會有電網。因而,作為一種新的電信服務載體,電力線正在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同。目前美國、德國、奧地利、西班牙、法國等國的電力線通信網絡已經開始運營,并有眾多的電力企業在悄悄地進行相關試驗,爭取有朝一日進入電信運營市場分一杯羹。
楊震表示,目前電力線上網還不是很成熟的技術,由于電流較強,會對數據流的傳輸有干擾,影響傳輸質量,但這會在將來的技術攻關中得到克服。
作者及來源:記者 陳曉春 新華日報 2008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