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老師一直是我的愿望。當年畢業時,我就想留在南郵當老師。”昨天,為中國在國際通信領域贏得話語權的國際電信聯盟副秘書長趙厚麟回到母校南京郵電大學,受聘擔任教授,并兼任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名譽院長。
“中國3G普及速度會比日本快”
前不久,工業和信息化部宣布,預計今年全年完成3G投資1435億元,建設基站28.5萬個,用戶超過1000萬。
“和數億手機用戶相比,3G目前的用戶還不算多。但是3G在中國的推廣還是比較快的?!?趙厚麟介紹,3G從研發到運營,經過10—15年的時間很正常。2001年日本開始推廣3G,差不多也經過了4—5年的時間才普及。
“我們雖然起步晚,但發展快,普及的速度肯定要比日本快?!壁w厚麟說,3G信號要覆蓋到所有角落還需要一定時間。
在趙厚麟看來,短期內3G想要完全取代2G還不太現實,很長一段時間內兩者將并存,“現在全球100多個國家都有3G了,但據我所知,還沒有哪個國家的3G網絡能夠完全取代2G的,畢竟3G技術還在不斷完善中。”
“手機款式少制約TD發展”
作為全球3G標準之一的TD技術是中國人自己研發的。說到這一技術,趙厚麟認為:“在技術上沒有任何問題,跟歐洲標準WCDMA差距不大。目前最主要的難題是TD手機終端少,手機開發進程過慢。”
他介紹,2006年時,TD手機大概有60多款,但發展到今天,TD手機也才上百款,“這制約了TD技術的發展。終端一旦發展到五六百款,而且高中低端都有,那推廣TD技術就指日可待了。”
“如果連山寨機都用了TD,那就說明有希望了?!壁w厚麟開玩笑說。
“什么是物聯網”將有標準
“物聯網是時下最熱門的話題之一。什么是物聯網?全世界目前都沒有一個準確的定義。”趙厚麟說。
趙厚麟介紹,物聯網的本質就是讓物體“開口說話”。但是現實生活中,因為沒有統一標準,讓物體“開口說話”存在諸多問題。比如,嵌在物體身上的標簽,在一個地方可以識別,但是到了另外一個地方就識別不出來,因為標簽識別系統的標準不一樣。再比如附加在物體上的傳感器,因為技術標準不一樣,傳感器之間的信息傳輸也不暢通。
趙厚麟說,物聯網技術是繼計算機、互聯網與移動通信網之后一個全新的技術,將掀起又一次信息產業浪潮。當前,世界不少發達國家加大這方面投入,研究開發新技術,我國也將這項技術發展列入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
據悉,我國已經成立了制訂“物聯網標準體系”的相關工作小組?!跋嚓P標準的制訂將有助于物聯網的發展,國際電聯也將參與物聯網標準的制訂。”趙厚麟說。
作者及來源:記者 張前 談潔 南京日報 鳳凰網、新華網等網站轉載 2009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