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II網訊 10月27日,“2010年全國泛在網與物聯網技術標準研討會暨物聯網應用標準金陵論壇”將在江蘇南京召開。會議前夕,記者就當前物聯網發展業界所共同關心的問題,采訪了會議的承辦方,南京郵電大學的副校長朱洪波。
朱洪波副校長是國際電信聯盟無線電通信局(ITU-R)第三研究組(SG3)副主席,物聯網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同時也是南京郵電大學物聯網科技園的董事長、物聯網研究院院長。
要防止物聯網概念擴大化
在談到物聯網發展面臨的問題時,朱洪波首先表示了對當前“物聯網熱”的反思和擔憂。他說,物聯網在中國,從提出到現在,也就一年多的時間。物聯網的概念很新,應用很廣泛,也導致了很多片面和錯誤的理解。最典型的,就是將數字化、自動化、信息化的概念和應用,混同于物聯網。特別是出于市場的考慮,很多企業為了跟風,大肆把自身的業務往物聯網上聯系。這種行為從商業利益上看也許是對的,但卻會使得社會公眾混淆物聯網的概念,進而產生誤解,不能夠正確了解物聯網的意義和真正價值所在。現在這種誤解有越來越大的趨勢,對物聯網的發展是很不利的。作為從事物聯網研究的專家學者,朱洪波提出政府和業界都要盡快加以反思,避免這種物聯網的概念擴大化。
不要僅僅關注“物聯網”三個字
那么,物聯網到底是什么?朱洪波指出,現在國內對物聯網爭論不休,物聯網的定義也有很多,莫衷一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去分析考慮物聯網的起源,發展物聯網的理由。朱洪波說,物聯網這個概念源自美國的智慧地球。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美國里根總統提出“星球大戰計劃”,九十年代克林頓總統又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計劃”,現在奧巴馬總統提出了“智慧地球計劃”。而事實上,美國提出星球大戰計劃,但并沒有實施,真正實施星球大戰計劃的蘇聯解體了;美國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計劃,但也沒有真正去建這樣一條信息高速公路,而那些真的去建的企業和國家,都失敗了。因此,我們可以這樣去想,“星球大戰”也好,“信息高速公路”也好,只是計劃的代號,美國真正取得成功,依靠的是計劃的實際內容。對于現在的“物聯網”同樣如此,“物聯網”是不是也是美國國家發展戰略計劃的一個代號,而不是物聯網本身呢?目前,我們國內是不是有點過于關注“物聯網”三個字,過于糾結物聯網本身,而忽略了美國國家戰略中更實際和豐富的內涵?
物聯網的發展要面向應用
朱洪波指出,在物聯網的發展中,承載網絡和關鍵技術依然存在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甚至尚有不少還在探討,沒有定論。但技術和網絡只是實現的手段,物聯網真正的核心在于服務和應用。朱洪波說,過去15年,是移動通信大發展的時代。一說到移動通信,人們自然而然地就會想到手機,可以說手機是移動通信的標志。但標志并不代表內涵和核心。我國的移動通信事業的發展是很成功的,但眾所周知,我國的手機產業發展并不是很領先。我國移動通信的成功之處,不是手機產業領先,而是基于移動網絡提供的應用和服務,滿足了廣大用戶的需要,開辟了巨大的市場。以此類推,傳感器是物聯網的標志,但物聯網發展的成功與否,主要并不取決于傳感器的研發,而在于物聯網所能為行業社會提供的服務和應用。因此,過度地去鉆傳感器的“牛角尖”,是不可取的。服務和應用始終是物聯網的核心所在,我們發展物聯網也必須面向應用來開發。
統一標準是首要工作
作為ITU從事標準化相關工作的專家,朱洪波特別強調統一標準的重要性。他說,目前物聯網很熱,各地的物聯網都有各自的標準,但這些標準很多,又缺乏權威性,這就導致不同的物聯網項目難以互通,成為一個個信息“孤島”。與此同時,沒有統一的標準,物聯網也難以實現廣域化全程全網的應用。一地的成功案例,也難以到其他地方復制。朱洪波說,標準也是一種生態環境,要營造一種生態健康、開放的物聯網環境,就必須在世界物聯網標準舞臺上具有話語權。南京郵電大學十分重視物聯網的標準化工作,此次舉辦全國首屆物聯網金陵標準論壇,就是要推動和形成我國物聯網、泛在網標準領域的核心標準與專利。
背景鏈接:
南京郵電大學物聯網科技園簡介:南京郵電大學物聯網科技園地處南京模范路科技創新園區,是由南京郵電大學和南京鼓樓區人民政府聯合共建,以物聯網為特色的大學科技創新園。該科技園建設的總體目標是:依托南京郵電大學在電子信息專業領域的學科優勢和教育部寬帶無線通信與傳感網技術重點實驗室、江蘇省無線通信重點實驗室、江蘇省圖像處理與圖像通信重點實驗室、江蘇省有機電子與信息顯示重點實驗室等與物聯網密切相關的國家和省部級創新平臺,整合海內外高校、地方政府和行業骨干企業的資源,努力建設成為全國物聯網的技術創新基地、產業孵化基地、應用示范基地和人才培育基地,形成輻射海內外的物聯網技術創新平臺,產業聚集平臺,服務經營平臺和市場交易平臺,打造全國物聯網知識產權和技術標準的智慧高地。
作者及來源:作者 彭超 信息產業網 2010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