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另一個宿舍,女生們在玩“猜猜我是誰”游戲。
踩氣球游戲。圖片由學校提供。
兩個男生是舍友,一個演“瘸子”,一個演“瞎子”,兩人須齊心協力踩爆前方的氣球。不料,“瘸子”抓起“瞎子”的手使勁往前拽,任務完成了,“瞎子”也光榮負傷了。進了大學,舍友成了最親密的人,同住一個屋檐下容易發生矛盾,昨天,南京郵電大學第二屆“宿舍心理文化節”上,全校多個宿舍進行了這樣的游戲考驗,一個個看似輕松活潑的小游戲,卻讓大學生們“暴露”了與舍友相處中的問題。
現場:小游戲大考驗
你跟室友的關系“和諧”嗎
昨天,記者跟隨南郵心理協會的心理老師走進了桃苑22棟501男生宿舍。這間宿舍里有八個男生,分布在廣告學和教育技術學兩個專業。大家圍坐成一圈,互相調侃著,氣氛還不錯。跟隨著心理老師完成了幾節放松操后,真正的考驗開始了。
1合作能力 “瘸子”帶“瞎子”踩氣球
現場表現:“瘸子”拽得太狠讓“瞎子”磕破下巴
八個男生分成四組,每兩人一組,一個演“瞎子”,一個演“瘸子”,“瞎子”要在瘸子的帶領下踩爆氣球,然后比一比哪一組用時少。第一組上場了,一名男生的眼睛被眼罩蒙得嚴嚴實實,另一名男生抬起左腳,單腳往前跳,演“瞎子”的那名男生完全迷失了方向,用勁抓住“瘸子”的右手臂,另一只手不自覺地亂劃。“瘸子”邊跳邊小聲地說:“這邊,球跑到那去了,又飛到那去了。”“不聽話”的氣球在屋子里到處亂竄,“瘸子”急得亂了方寸,可憐的“瞎子”不知所措,好不容易用手摸到氣球,迫不及待地用腳踩了過去,“啪”的一聲,氣球爆了。任務總算完成了,時間已經過去了3分鐘。兩人有些懊惱。緊接著第二組出發了,沒等大家反應過來,“瘸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瞎子”拽到氣球面前,狠狠地抓著“瞎子”的手觸碰到氣球,這次氣球在驚險一幕后很快爆了。“哇,好快啊。”這組才用了30秒,然而他們為這么快的行動付出了代價,因為“瘸子”拽得太狠,“瞎子”下蹲過程中,下巴磕到椅背上,瞬時鮮血冒了出來。很快,第三、第四組接連登場,意料中的,他們都如法炮制了第二組的法子,“瘸子”拽著“瞎子”的手快速去觸碰氣球,而且一個比一個“拽”得快,第四組同學僅用了10秒就把氣球踩爆了。
心理老師點評:“看得出來,這個宿舍平時關系不錯,相互都比較信任。”同學間的友好氛圍,南郵心理協會張秀敏老師看在眼里。但這個游戲中暴露了他們交往中的弱點——語言的溝通較弱,反映出他們平時語言溝通比較少。第一組同學有少許對話,但表達不清楚。另外三組壓根沒有交流,“瘸子”干脆拽著“瞎子”走,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對方。以至于那個被磕破下巴的同學可憐巴巴地說:“沒想到拽這么快。”其實,用語言來溝通是最簡單易行的,“瘸子”可以把往哪個方向走,走幾步,站在哪,清楚表達出來,當然作為“瞎子”也可主動來問。
考驗2
拒絕能力 舍友想逃課求你去“頂包”
現場表現:幫室友寫假條委婉拒絕
第二個小游戲是演情景劇,同樣是兩個舍友一組。四組表演內容不一樣,但完成的任務是相似的。一方提出一個看上去不合理的要求,另一方想辦法如何委婉地拒絕。
一個情景劇中,端午節快到,舍友甲趕著回家過節,匆匆忙忙買了放假前一天上午的車票,可是他下午還有課,上課的老師又是出了名的逃課“捕快”。甲感到左右為難,故央求舍友乙去“頂包”。“兩節課,一個半小時就可以了,幫幫忙吧。”舍友都苦苦哀求了,不能無動于衷啊。可面對甲的“無禮”請求,乙挺為難,“萬一老師認了出來怎么辦?”雙方僵持了一分鐘,乙思索再三,終于作出一個決定:“我負責幫你寫假條,來說服老師,你安心回去吧。”記者注意到,乙說出這個答復時,心理老師和其他舍友都認可地點了點頭。
心理老師點評:張老師認為,生活中,很多同學碰到類似“頂包”逃課的難題,還有比如“借錢”、跑腿拿東西等,想拒絕,但又怕拒絕了影響同學間的關系。“這時你要明確態度,能幫則幫,不能幫可以委婉地拒絕,并提出另一個可行的辦法。”
文章及來源:揚子晚報 2011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