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是“中國衛星通信日”, “衛星通信與應急管理”國際研討會(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 Emergency Management)在南京郵電大學召開。會上,南郵被設為江蘇省衛星應急通信服務基地,江蘇省通信管理局巡視員許二寧先生和南京郵電大學副校長兼江蘇省通信學會應急通信專委會主任劉陳教授為其揭牌。
本次研討會由江蘇省產業信息安全與應急管理研究基地建設點、江蘇省通信學會應急通信專委會以及江蘇省衛星應急通信服務基地共同組織,特邀國際衛星通信領域的知名專家以及國內政府主管部門領導、專家及其企業界的代表共同探討“衛星通信與應急管理”的熱點和焦點問題。
據介紹,江蘇省衛星應急通信服務基地是2010年審批成立的專業從事衛星應急通信產品研究及保障服務的單位,以“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軍地融合、條塊結合、天地一體”的建設思路,努力構建具有江蘇特色的3+X應急通信保障體系,打造天地一體應急通信公共服務平臺。服務基地在進行應急管理、應用研究的同時,在近年來的國際國內各大事件中都有所貢獻,如汶川地震救援保障、奧運安全保障以及圣火傳遞保障、“神七”落地氣象保障、上海世博會應急保障等。服務基地是凸顯江蘇應急通信能力的窗口,是把江蘇省應急通信保障模式推向全國的典范,也在衛星通信與應急管理研究中發揮重要作用。
會上,南京郵電大學姚國章教授根據多年來在應急管理領域的研究成果,從戰略的高度,提出構筑江蘇應急通信保障體系的必要性和運作模式。他認為江蘇應從實際出發,“服務基地”的運作參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企業運作”的模式來進行,以實現公共服務產品企業化經營。“政府主導”服務基地的建設是一項牽涉到社會各個方面的重要工程,由政府相關部門牽頭來協調各方的關系,能夠有效地整合和優化各種資源;“社會參與”服務基地的建設必然需要較多的資金投入,采取政府和社會共同投入的方式可以有效解決資金的難題,特別是要考慮吸收民間資本參與這一項目的建設;“企業運作”服務基地要實現可持續的發展,必須堅持市場化的運作,才能讓這一重大的基礎設施能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中網衛星通信公司與南京郵電大學簽署合作協議,依托南郵在應急通信領域全國領先的研究成果,培訓應急管理、應急通信的專業應急人員,共同推進江蘇省衛星應急通信服務基地的建設。
今年3月31日也是我國發展衛星通信工程(簡稱“3·31”工程)36周年紀念日。江蘇作為衛星“3·31工程”的發源地及全國通信和裝備大省,在衛星通信的裝備制造、行業應用以及科學研究等各個方面一直占據全國領先地位。2007年由南京中網衛星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等倡議,將每年3月31日設定為“中國衛星通信日”。
作者及來源: 張前 江蘇教育新聞網 2011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