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Communications刊發南郵科研團隊在手性納米佐劑與腫瘤原位疫苗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 |
發布時間: 2024-05-10 瀏覽次數: 1041 文章來源: 有機電子與信息顯示國家重點實驗室,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 |
|
近日,有機電子與信息顯示國家重點實驗室、南京郵電大學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羅志敏教授與南京大學合作,在手性納米佐劑與腫瘤原位疫苗領域取得最新研究進展。相關成果以“Chiral coordination polymer nanowires boost radiation-induced in situ tumor vaccination”為題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Nature Communications刊發南郵科研團隊在手性納米佐劑與腫瘤原位疫苗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 羅志敏教授和南京大學胡一橋教授、袁阿虎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青年教師黃竹勝和碩士研究生顧榕、黃世前同學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清華大學崔曉亞博士、蘇家躍博士和冷凍鏡平臺劉濤老師給予冷凍透射電鏡表征和結構解析的大力支持。 腫瘤的放射治療相當于接種了內源性原位疫苗,但這種僅由放射治療引發的內源性原位疫苗的效應非常微弱,幾乎不能誘導全身性的抗腫瘤免疫反應。團隊基于臨床抗病毒藥物(單磷酸阿糖腺苷)與核磁造影劑(釓離子)通過配位自組裝和相調控技術,開發了手性阿糖腺苷磷酸釓納米線(aAGd-NWs)來增強放療誘導的腫瘤原位疫苗效應。在清華大學崔曉亞博士、蘇家躍博士和劉濤老師的幫助下,團隊通過冷凍透射電鏡解析了aAGd-NWs的結構特征,包括超細形貌、表面配位和右手螺旋手性,并闡明了aAGd-NWs手性自組裝的機制。在生物機制上,aAGd-NWs不僅增強了X射線沉積和散射,增強放療的敏感性,而且有效抑制腫瘤細胞DNA的自我修復,有效激活cGAS-STING通路促進I型干擾素的分泌,增加了CD8+ T細胞在腫瘤組織中的浸潤。協同免疫檢查點阻斷療法顯著增強了放療誘導的原位疫苗效應。 手性配位聚合物納米線增強放療誘導的腫瘤原位疫苗效應 冷凍透射電鏡的應用為研究新型納米材料的結構和形成機制提供了新的思路,“老藥新用”和“藥物自遞送”策略為放射免疫療法和臨床轉化提供了可能。該工作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江蘇省高校重點、面上項目,有機電子與信息顯示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基金與南京郵電大學引進高水平師資科研啟動經費等項目的支持。 (撰稿:黃竹勝 初審:羅志敏、賴文勇、喬祖琴、蔡志匡 編輯:王存宏 審核:張豐) |
仙林校區地址:南京市仙林大學城文苑路9號 郵編:210023 三牌樓校區地址:南京市新模范馬路66號 郵編:210003 鎖金村校區地址:南京市龍蟠路177號 郵編:210042
聯系電話:(86)-25-85866888 傳真:(86)-25-85866999 郵箱:njupt@njupt.edu.cn
蘇公網安備32011302320419號 |蘇ICP備11073489號-1
Copyright ?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