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28日,由南京郵電大學與江蘇省數字經濟學會聯合主辦的第18屆IEEE毫米波與太赫茲技術聯合會議(18th IEEE United Conference on Millimeter Waves and Terahertz Technologies,UCMMT2025)在南京舉行。
南郵聯合主辦第18屆IEEE毫米波與太赫茲技術聯合會議
南郵黨委書記郭宇鋒,江蘇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夏軍出席會議并致辭。中國科學院院士、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史生才,加拿大兩院院士、蒙特利爾大學教授吳柯,加拿大康考迪亞大學教授Ahmed A. Kishk,意大利錫耶納大學教授Stefano Maci等出席會議并作主旨報告。
郭宇鋒在致辭中表示,南郵始終堅持走大信息特色發展道路,積極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學校積極開展毫米波與太赫茲技術等相關領域研究,從頂層設計、技術攻關、產業協同、生態構建多維度發力,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與國家信息產業發展同頻共振,持續為服務國家科技自立自強和江蘇“1650”產業體系作貢獻。希望本次會議為全球學者提供展示成果、深化合作的重要平臺,助力全球學術界與產業界深度融合,共同推動行業創新發展。
南京郵電大學黨委書記郭宇鋒致辭
夏軍指出,毫米波與太赫茲技術在6G通信、醫療成像、無損檢測、智能制造等領域具有廣闊前景,是科技創新與產業融合的重要領域。期待海內外學術界、產業界參會代表深入交流,碰撞思想火花,將基礎研究與創新成果轉化緊密結合,共同推動毫米波與太赫茲技術的理論突破與工程實踐。江蘇省科協將繼續支持搭建高水平交流平臺,推動全球毫米波與太赫茲技術的協同創新,為人類科技進步貢獻智慧與力量。
江蘇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夏軍致辭
大會執行主席、南京郵電大學教授劉蕾蕾作大會程序委員會報告。
史生才、吳柯、Ahmed A. Kishk、Stefano Maci分別以“Recent Development of China’s Terahertz Astronomy”“Harnessing Mode Diversity and Selectivity for Emerging Integrated Guided-Wave Systems”“All Conductor Millimeter Wave Antennas”“Multibeam Metasurface and GRIN Antennas Without BFN”為題作主旨報告。
專家作報告
本次會議共有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8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的500余名專家學者現場參會。會議設立了39場口頭報告會、3場張貼報告、1場專題研討,報告內容涵蓋太赫茲集成電路、半導體功率器件、微波毫米波天線、超材料和太赫茲源等多個主題。
大會主旨報告現場
口頭報告現場(部分)
張貼報告現場(部分)
會議同期舉辦了專業技術及產品展覽,毫米波與太赫茲領域多家頭部企業參展。
展覽現場
本次大會共錄用論文455篇,參會人數與論文投稿量均創歷史新高。經專家網絡評審和現場答辯,共遴選出青年科學家獎3人、最佳學生論文獎6篇(一等獎1篇、二等獎2篇、三等獎3篇),并舉行頒獎典禮。南郵電子與光學工程學院學生倪浩獲最佳學生論文一等獎。
頒獎典禮
UCMMT大會始于2008年,由英國倫敦皇家協會和中國國家留學基金委發起,該會議每年由中國和歐洲國家輪流舉辦。本次國際會議的舉辦,展現了南郵在毫米波與太赫茲研究領域巨大的學術影響力,標志著學?!半娮涌茖W與技術”國家“雙一流”學科的國際化建設更進一步。
(撰稿:劉蕾蕾 初審:黃麗亞、李炳祥 編輯:王存宏 審核:張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