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28日,由南京郵電大學理學院主辦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活動項目——人工智能在凝聚態物理中的應用研討會在南京舉行。南京大學祝世寧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郭萬林教授,清華大學段文輝教授,南郵黨委常委、副校長周亮教授,顏曉紅教授等出席研討會。周亮和祝世寧在開幕式上分別致辭。
研討會旨在加深人工智能與凝聚態物理的融合,促進不同領域研究人員合作創新,為推動物理學科發展和多領域技術進步提供支持。來自清華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東南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國內外20余所知名高校近160名專家學者、青年學者參會。
郭萬林以Energizing Intelligence為題,深刻闡釋了人工智能技術如何為傳統材料科學研究范式帶來革命性的變革。他認為,機器學習對海量多尺度模擬和實驗數據中隱含的復雜能量關聯進行挖掘和學習,能夠精準預測材料的能量狀態、演化路徑及其最終性能表現,為破解材料研發中長期面臨的諸多瓶頸問題提供了新的解決思路。
研討會通過主題報告、圓桌討論、青年學者論壇等多元形式,系統梳理了AI算法用于復雜物理系統的解析、新材料設計及其性能預測、半導體人工突觸器件及其在神經網絡中的應用、人工智能加快柔性電子器件設計與性能優化、賦能量子材料設計與應用等關鍵方向的技術路徑,深化了學術界對“數據驅動發現”與“理論建模融合”雙重范式的理解,搭建了理論與應用的雙向溝通橋梁,展現了學科交叉的實踐價值,強化了“促進融合、推動創新、支撐發展”的協同效能,有助于凝聚態物理在人工智能時代的理論突破、技術革新與產業轉化。
(撰稿:譚鑫 攝影:徐磊 初審:李永濤 編輯:王存宏 審核:張豐)